眼下正是青贮玉米丰收的季节,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1.12万亩青贮玉米长势良好,已陆续进入收割阶段,各乡镇(场)组织人力、机械有序收割,为牲畜越冬准备充足“口粮”。
9月3日,在昭苏马场青贮玉米种植户袁守强3400亩青贮玉米地里,收割机匀速前进来回穿梭。这几天,袁守强组织大型机械加快收割进度,确保青贮玉米丰产丰收。今年他家种植的青贮玉米每亩产量平均可以达到4吨多,略高于往年,这些青贮玉米除了满足冬季饲养牲畜所需外,他还对剩余青贮玉米进行了售卖,进一步增加收入。
“目前,家里的青贮玉米已经收割过半,这几天天气晴好,很快就会收割完。这些青贮玉米一半用于饲养牲畜,还有一半已经和养殖企业签订了售卖合同,按照市场价销售,1亩地能盈利300元至400元。”种植户袁守强说。
青贮玉米,是把包括玉米穗在内的玉米植株全部收割下来经过切碎、加工后用发酵的方法制作成青贮饲料的玉米,具有种植周期短、成熟快、种植密、产量高的优点,作为饲草料它柔软多汁、适口性好、营养丰富、利于长期保存,是畜牧业养殖的优良饲料的来源,深受农牧民和养殖企业的青睐。
为确保辖区青贮玉米顺利收割,昭苏马场靠前服务,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奔赴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排查农机具故障,并组织大型机械有序收割,确保种植户丰产丰收。
据昭苏马场农业生产科副科长姚旭介绍,今年青贮玉米长势良好,亩产量能达到了4.5吨左右,每吨可以卖到450元,每亩收入约达2000余元,预计9月中旬完成青贮玉米收割任务。
近年来,昭苏县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,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,同时结合市场需求,推行“订单种植”模式,为群众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径。此外,还大力推行农畜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,让种植业和养殖业“互动起来”,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。
(通讯员 李仁连 余碧江 萨仁花)